關於開展進一步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問卷調查的通知 |
發布時間:2010-12-31 瀏覽次數:81 |
根據教育部社科司2010年29號函,教育部目前正在製訂《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意見》🧥,以規劃指導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未來十年中長期發展。為廣納群言👨🏽、廣集眾智,教育部就有關問題向各高校征集意見👱,請各位文科教師積極配合參與👣。 因調查問卷面廣🚄、量大🧎🏻♀️➡️,請對某一問題或若幹問題提出建議。所提供的對策建議要求立足長遠、謀劃未來、解放思想、拓展視野,著力解答“怎麽辦”,出新招、實招、硬招🧑🧒🧒。 請將所提建議發送至文科科研處信箱wkkyc@fudan.edu.cn,截止時間🤲🏿: 附件:調查問卷 文科科研處
調查問卷 1♟、加強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2🕘、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對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全面指導🚭。 3🧔🏽♂️、對現有學科體系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4、如何推進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協調發展。 5🤱🏻、如何培育新興學科🥰,推進學科交叉發展。 6🧑🏻🦳、如何落實好哲學社會科學重點教材建設規劃。 7、對現有教材體系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8、如何處理規劃教材和自編教材的關系。 9、如何創新形式,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和宣傳。 10、如何設立項目💇🏼♂️,遴選資助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拔尖人才😧🤛🏻。 11🏣、如何支持35-40歲左右高學歷青年教師開展科研🧝♂️。 12、如何對助教🔓、講師職稱的教師進行科研資助🛎。 13🚶🏻♂️、如何建設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 14、如何更好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海歸”人才的作用。 15🤶🏽、教育部新增重點研究基地的建設方向和目標。 16💂♀️、示例說明教育部與其它部委之間、與地方政府之間應該建設什麽樣的重點研究基地。 17⛹🏻🧑🏻🔧、示例說明如何建設以問題為導向的綜合性研究基地。 18、是否需要設立在海外設立學術研究機構🧪,在哪些方向可以設立這樣的機構🧜🏼♂️。 19🚵🏿🎑、如何更好地發揮現有重點研究基地的作用。 20、示例說明在與自然科學交叉領域,可以設立什麽樣的研究基地。 21、示例說明建設什麽樣的哲學社會科學實證研究、模擬仿真研究類基地。 22、你對完善目前項目體系的意見和建議。 23、建議在哪些領域設立重大長期支持項目。 24🤟🏽、如何支持個人進行自由探索研究。 25🤶🏼、如何進一步支持團隊進行聯合攻關研究。 26、加強基礎理論、應用理論和應用對策研究的意見和建議🚅。 27、如何推進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融合🤞🏽🕢。 28、對實施“中華學術精品譯叢”資助計劃的意見和建議。 29、對設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精品文庫”的意見和建議。 30🤞🏿、對實施哲學社會科學普及讀物資助計劃的意見和建議👧🏻。 31、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向文化產業轉化的意見和建議。 32、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向決策咨詢轉化的意見和建議。 33、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向教育教學轉化的意見和建議。 34👨🏿🦱、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向文化軟實力轉化的意見和建議👶🏻。 35、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就社會科學研究專題數據庫建設的頂層設計和實施步驟提出意見和建議⌚️。 36、具體說明數據庫建設的類型。 37、示例說明亟需建設的十大專題數據庫。 38👩🏼🍼🦍、如何實現社會科學研究各類專題數據庫的集成、開放和共享。 39、如何向國外推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40、如何推進高校學者在國際學術刊物擔任學術職務🛅。 41、關於在國外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出版高水平著作的意見和建議🔈。 42🧑🏿🚀、列舉說明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具有“屆”字編號國際性會議。 43、示例說明我們在哪些領域可以創辦“屆”字編號國際性會議。 44🛵、如何與國外高水平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研究。 45、創辦外文學術期刊(網站)的意見和建議。 46、如何借助全球孔子學院增強高校學術傳播能力。 47、高校社科管理體製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改革和完善高校科研管理體製? 48、如何改進高校科研評價體系? 49😅⛺️、關於保護哲學社會科學知識產權的意見和建議。 50、加強人文社會科學圖書資料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51、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內涵的理解👩🏼⚖️。 52、加強學術安全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53、其它意見和建議🤸🏽♀️🏋️♀️。
根據教育部社科司2010年29號函,教育部目前正在製訂《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意見》,以規劃指導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未來十年中長期發展。為廣納群言🚣🏽💁🏿、廣集眾智,教育部就有關問題向各高校征集意見,請各位文科教師積極配合參與👩🦽➡️。 因調查問卷面廣、量大,請對某一問題或若幹問題提出建議💲。所提供的對策建議要求立足長遠、謀劃未來➗、解放思想、拓展視野,著力解答“怎麽辦”,出新招、實招、硬招。請將建議發送至文科科研處信箱wkkyc@fudan.edu.cn🏃🏻♂️➡️,截止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