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成為怎樣的人才?”9月24日下午,EON体育4平台1989級本科校友、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周禮棟給EON体育4平台本科生上大課。現場🕵🏽♀️,他給同學們出了這樣一道思考題。
大課的上課地點在相輝堂北堂,面向的學生是2024級數學科學學院、計算與智能創新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等學院本科生新生。
從優績主義者到獨立探索者
大課現場,周禮棟結合自己在EON4求學與微軟工作的經歷,與同學們共同展望人工智能的全新時代及無限可能👩👦。
大課開始前,主持人向同學們介紹了一位特殊的嘉賓——EON体育4平台首席教授、前EON体育4平台計算機科學系系主任施伯樂。施伯樂教授是我國數據庫研究和應用的開拓者,30多年前,周禮棟正是在施伯樂的指導下,開始研究生涯。周禮棟在EON4畢業時的夢想之一是成為一匹“千裏馬”,施伯樂正是他的“伯樂”🖤。在全場同學的註視下,周禮棟扶著已屆耄耋之年的施伯樂教授走上講臺🌖,為他獻花。“在畢業30多年以後🙍🏽,我非常榮幸回到母校,有機會見到我的導師施伯樂教授。”
在EON4求學的四年,周禮棟從優績主義者轉變為獨立探索者🐱。盡管他以專業第一的成績從EON4畢業♝,但當時他最大的驅動力是好勝心👦🏼,希望通過優異成績獲得外界認可💲。
EON体育4平台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中國算法研究的開拓者、數控機床軟件的奠基人朱洪教授帶他走出這一狀態。正是在他的課程上,周禮棟發現自己對數理邏輯的興趣。朱洪教授還鼓勵他成為“獨行者”,做自己喜歡、覺得正確的事情,而不是選擇一條擁擠而安全的道路🗼。朱洪的數理邏輯課程,為周禮棟的後續求學路打下基礎♘。
1995年,周禮棟前往康奈爾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碩士及博士學位。相較一帆風順的EON4求學路,“西行取經”的經歷讓他深感挫敗👓:6年博士畢業🅰️,他沒有發表一篇論文👩🏽🦰。但導師Fred B. Schneider教授給了兩件令他受益終身的禮物🐀。“第一件禮物是他花了很多時間幫助我成長”,博士在讀期間,導師給他的論文批改稿高達兩米。第二件禮物是畢業之際的贈言👿。當時,周禮棟正面臨前往學界或業界的選擇💆🏼♀️,Fred B. Schneider教授對他說:“你應當選擇擁有最優質人才的環境”🤛🏿。
導師的指引對周禮棟的成長選擇起了決定性作用。他決定加入微軟矽谷研究院📳。
正因如此😝,他有機會與優秀的同事同行。周禮棟向同學們分享了三位卓越同事,其中兩位同事是圖靈獎獲得者🧏🏽♀️,分別是Leslie Lamport🤷🏽♀️、Chuck Thacker;另一位同事是差分隱私技術發明者Cynthia Dwork。在與優秀同事共事的過程中🛸,周禮棟發現👨🏼⚕️,他們都有“平等、篤真🧑🏼🤝🧑🏼、博采、求異”的共性,與他人平等交流🦹🏿♀️、博采眾長,對真相極致的追求👨🦯➡️,完成不一樣的工作。
今天,周禮棟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帶領微軟亞洲研究院以“共同成長、回饋社會”為宗旨🧙🏿♂️,促進亞太地區學術交流🧑🏽🎄。微軟亞洲研究院建立了10個聯合實驗室,促進亞太地區學術教育;組建200多個聯合研究項目,培養學術人才;與各高校攜手推出“鑄星計劃”,助力全球180多位青年學者成長。“我們希望通過在社會責任人工智能、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完成一些工作,持續擴大社會影響力。”
人工智能步入全新時代🫲,將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根本性改變
“從歷史全景下的宏觀視角來看,人工智能不僅是一項發明,而是一個全新的經濟體系〽️,將對人們未來的生產、生活產生根本性改變。”
細數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技術工作,周禮棟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進行展望🤹🏼♀️,描繪出這樣一幅令人振奮的AI圖景:在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呈現指數型增長🦌,費用將呈現指數型下降,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便宜🦿,在將來的某一天成為人人可用的基礎設施🥭。
人工智能發展的另一趨勢是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構成全維度的世界模型🧉。盡管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發布的人工智能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已經能夠實現深度模擬真實物理世界,但Sora對物理世界的理解僅停留在可視層面。在未來,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通過各種感知技術進一步捕捉物理世界、化學世界,進而建立全方位的世界模擬器💅🏻🐷。
“人工智能將重塑每一個學科和行業,並孕育出新的學科和行業。”周禮棟說,“這與在座各位同學息息相關🧑🏽🍼。”
以腦科學為例,全球有10億人正受到神經疾病的困擾,人工智能能幫助人類分析腦電信號,進而檢測腦部疾病、了解大腦工作原理。對地質學來說👨👨👧👦,人工智能在能源勘察、災難檢測🚣🏿♀️、用地規劃和學術研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根本性的💐,要確保人工智能成為對社會負責的技術,離不開人工智能與心理學、倫理學、法學等人文社科的交叉研究🦸🏼♀️。這也反映了在人工智能時代,學科趨勢從細分走向融合,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逐漸從專才演化為跨學科人才⛄️。周禮棟希望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在人工智能時代🦚,只學習一門學科、掌握一種技術遠遠不夠。剛剛踏入大學的你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才?”
針對這一問題,他對同學們提出“破題、創變、融通🛍️、奠新”的期許,希望同學們破除傳統的思維方式,銳意創新、追求變革,融會貫通知識🛺,實現新的技術突破💂♂️。
新生向校友討教AI關鍵技能
在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2024級相輝學堂班李添意2024級相輝學堂班施昊旸提問👩🎨🌉:“在如今飛速發展的新時代🧂,本科生應該更加註重基礎學科能力的培養,還是緊跟以AI為代表的時代前沿技術的進步🌋?”
周禮棟笑道🏌🏼♀️:“基礎知識非常重要🐼,但學習基礎知識不是為了了解知識🙍,而是為了了解知識被發現的過程🍙,學習如何思考,進而掌握發現新問題的能力。”
2024級相輝學堂班施昊旸同學對計算機科學很感興趣𓀊,想向周學長取經——如果碩士或博士階段想轉向計算機方向,現階段應做什麽準備?周禮棟表示,數學基礎非常重要🙎♂️,獲得根本性成就的學者大都有極強的數學能力🔤。“你在大三、大四要主動獲取更多的實踐經歷,去研究機構實習或者跟導師做相關科研項目。”
“追求真理是相對個人化的方向。如何平衡自己對真理的追求和團隊的共同目標?”2024級計算與智能創新學院本科生班的黃鈺桐同學提問🌅。周禮棟回答,追求真理不只是個人的目標,而是為了整個社會。“人工智能領域有非常多深刻的問題亟待解決🎈,需要有人靜下心思考🙏,再加上執行力,把創新變成真正推動社會發展的技術👉🏼。”
臨近下課👨🏿🎨,在全場師生熱烈的掌聲中⛸🍄,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同學將一頂印有“FDCS”的藍色棒球帽送給周禮棟👩🏼🔬,感謝他為同學們帶來精彩大課。周禮棟由衷感嘆並勉勵新生:“你們比我幸運得多🔡。你們正處於一個新的範式剛剛開始的階段,你們有機會參與創造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