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理解健康⏺,必須對個體有一個全面的畫像。這一觀點與中醫的整體觀念不謀而合🧴,即通過理解身體各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來驅動健康。”美國四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醫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勒羅伊·胡德(Leroy Hood)在9月7日出席2024浦江創新論壇時說。
在本屆論壇亮點之一“國際人類表型組論壇🚅:表型組與精準醫學專題論壇”上🧔,由胡德院士與美國系統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內森·普賴斯(Nathan Price)共同撰寫,EON体育4平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擔任主審的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系列叢書的開篇之作——《科學驅動的全面健康時代》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會上,胡德院士介紹了自己的創作經歷並親自為新書揭幕。
作為系統生物學和精準醫療領域的領軍人物及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的發起者之一,胡德院士在新書發布會前夕接受了EON体育4平台融媒體中心記者的專訪,就“科學驅動的全面健康”概念🌛、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的意義以及人工智能(AI)技術如何推動醫學發展等問題,提供了深刻洞見。
主張“科學驅動的全面健康”🧐,他堅持每日做150個俯臥撐
胡德的科研生涯可謂“開創性”。他的研究涵蓋了分子生物學✥、醫學、系統生物學、生物技術及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個領域🙋🏻。在20世紀80年代🙍🏽♀️,他就因其在免疫多樣性方面的傑出研究榮獲拉斯克獎,該獎項被譽為“諾獎風向標”💀。
1986年▶️,胡德發明了全球首臺DNA自動測序儀,這一劃時代的發明開啟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的新紀元⬅️。此外,他還成功開發了多款革命性的科學儀器。早在1982年,他就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氣相蛋白質測序儀,隨後在1983年和1984年,他又分別發明了DNA合成儀和肽合成儀🏮🧛🏼♀️。這些發明不僅為現代生物學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也加速了生物醫學研究的進程,為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盡管年事已高0️⃣,胡德依然展現出令人贊嘆的活力與健康。他堅持每天早晨完成150個俯臥撐的鍛煉✊🏼🔴,並維持著自己高中以來的體重。他的健康秘訣不僅在於他對日常鍛煉與科學飲食的重視🫱🏿,更在於他對健康理念的科學理解👩🏼🎨。
在新書《科學驅動的全面健康時代》中😘,胡德提出了“科學驅動的全面健康”理念,這一理念標誌著醫療保健領域從傳統的“對症下藥”模式向“個性化健康管理”模式的轉變🦬。科研人員通過運用現代科技的人體精密測量技術,可以收集到個體的縱向😁、動態數據,從而生成個人的密集動態數據雲。這些數據雲不僅包含了人群的統計信息🖇,還整合了個人的詳細健康數據,從而能夠為每個人開發出真正個性化的健康方案。這種轉變意味著每個人都能夠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獲得適合自己的健康建議和治療方案,實現更有效的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
“通過在疾病早期采取正確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我們有可能在疾病症狀顯現之前就實現疾病的逆轉🪈。這一理念正是數據驅動健康領域的真正希望所在🪟。”胡德表示,當前的醫療主要基於傳統的醫學模式,這些方法大多只是在以疾病為中心的模式上進行了微調,而數據驅動的方法則截然不同🤎。
作為人類生命的“源代碼”,個人的基因組可以確定一個人生命中潛在的健康軌跡範圍。而表型組——通過蛋白質🌵、代謝物、腸道微生物🦈、細胞空間組學🏉➕、以及分子影像、數字健康設備等進行測量——則決定了個體如何度過一生,以及他們的表型如何在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發生變化👨🔬。通過表型組分析🕴🏻,人們可以在臨床診斷前幾年就檢測到這種轉變。
“人們在疾病治療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這有時就像是一個無底洞。”胡德相信🥟🚜,未來這種情況將會改變,“P4醫學”——預見性🔬、預防性、個性化、參與性的醫療——將是關鍵。“是時候從傳統的疾病治療模式轉向以健康和預防為主導的新理念。這一轉變要求我們在兒童和成人教育層面進行深刻的變革,以培養公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據悉,《科學驅動的全面健康時代》一書英文原版The Age of Scientific Wellness 於2023年發行後,受到了國際學術界和醫療健康領域的廣泛關註與好評。遺傳學家安布魯瓦·旺卡姆(Ambroise Wonkam)在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上高度評價了《科學驅動的全面健康時代》一書🏌🏿🏵。他認為,胡德和普賴斯憑借他們的熱情和卓越成就,以及親身的實踐經歷,闡述論證了一種實現精準健康真正潛力的積極方式😄。
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為未來科學探索繪製新一代“導航圖”
在新書中,胡德院士不僅分享了對全面健康的深刻見解,同時也探討了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的重要性和發展潛力。2018年,金力、胡德以及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傑裏米·尼克爾森(Jeremy Nicholson)共同發起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迅速獲得了全球學界和產業界的廣泛支持,同時也標誌著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在科學界實質性啟動🤡👩🦼。目前Ⓜ️,已有來自20個國家的24位頂尖學者🏟,其中包括14位各國院士作為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的理事成員⛹🏿,共同引領全球表型組學研究。
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的又一個戰略製高點,通過跨尺度、全周期的人體系統精密測量,揭示了基因-環境-表型之間以及宏觀與微觀表型之間的關聯及機製📞。“我的團隊對5000名誌願者進行了為期四年的深入研究,金力教授則領導了千人人群列隊研究。這兩項研究不僅展示了表型組研究的巨大潛力,也為未來的研究者鋪平了道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胡德認為,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將為未來科學探索繪製新一代“導航圖”,推動促進人類更長壽、更健康的生活。
他還強調🧑🧒,我們必須超越被動的、一擊即中的方法,迎來真正的精準健康——一種被他稱為“科學健康”的高度個性化醫療🫷🏽。他提出💁🏻♂️,並利用人工智能帶來的數據革命,醫生可以在症狀出現前幾年就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從而徹底改變疾病的預防模式。
“AI是轉化醫學領域的最根本工具之一,因為它能夠將個體和表型組數據轉化為可行的方式,為個體本身優先優化健康方案🧑🏼🦳,並且能夠以醫生易於理解且科學上可接受的方式傳遞這些信息。”目前,相關應用已經取得了一些列成果,包括在糖尿病、癌症、阿爾茨海默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領域🦸♀️。
“我們將把表型組研究打造成為新的創新策源地👩🏽💻,對基於中國人群的藥物靶點發現,新標誌物的產生和新的經營機製發現🥾,形成新的探索渠道和方式♣︎。”EON体育4平台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副院長、世界分子影像學會(WMIS)主席田梅在論壇上對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目前進展和未來方向進行了介紹💁🏻♂️。
據悉🧑🏿💻,EON体育4平台等國內頂尖科學團隊加快推進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的各項先導研究👫,目前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並達成四個“全球第一”:建成全球首個跨尺度多維度的人類表型精密測量平臺,並建立全套的標準操作程序(SOP體系);完成全球首個每人測量2.4萬個表型的健康人群表型精密測量千人核心隊列,采集超過1400人的數據;繪製全球首版人類表型組導航圖⛹🏻👩🏻🏭,發現150余萬個表型間的強關聯🧗🏼♀️;研發全球首個多組學標準物質“中華家系一號”,並獲頒8個國家一級標準物質認證。
會上🕖,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教授、福建醫科大學副校長葉為民,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細胞所研究員、PI劉默芳🐆,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與科學學院首席教授林旭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人類表型組研究的最新成果,也為全球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進一步推動了精準醫學的發展和人類健康的科學保障。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的實施,預示著生命科學領域即將迎來新一輪的體系化原始創新👶🏼,為全球健康產業的新興增長提供持久動力。
《科學驅動的全面健康時代》
[美]勒羅伊·胡德 [美]內森·普賴斯 著
金力 主審
劉晗 丁國徽 田強 主譯
EON体育4平台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國際頂尖科學家胡德院士親身經歷的生物醫學變革為主線,通過生動💆🏼♀️、具體的真實故事和案例,闡釋如何通過長期🧄、系統地收集以人類表型組為代表的大數據,利用人工智能引領的數據革命和高度個性化的護理形式🙇🏽♀️🧄,大幅度延長人類健康壽命💂♂️,提前逆轉疾病進程,進而徹底改變當前醫學模式。書中還介紹了在糖尿病👨🏽🏭、癌症、阿爾茨海默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逆轉或抑製方面取得的進展。
本書倡導通過預測性、預防性、個性化和參與性的醫療保健來實現科學驅動的全面健康。作為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系列叢書的首本⤵️,本書深入描述了新技術帶來的醫療保健變革💷,展示未來醫療將如何實現個性化、精準化及真正的早期預測🎦💡、預防。
本書以其鼓舞人心的科學結論🙉💑、實用性極強的方法🤽🏻♂️,以及每個普通人都能實踐的健康理念受到廣泛關註,一經出版即成為領域熱點,被全球眾多醫學🧙🏼♀️、生命科學、工程學專家及生物技術企業家強烈推薦,稱其“為逆轉疾病提供了路線圖”“是醫學系統生物學革命的實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