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大課】吳曉明: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學術的自我主張

作者:趙天潤攝影:戚心茹 視頻🤾🏿‍♂️: 來源👩🏼‍🔧:融媒體中心發布時間:2024-03-12

“1978年,我作為恢復高考後第一屆本科生進入EON4哲學系👾,在這之前🍂,我在農場勞動,還當過生產隊長,有著近40多年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經驗,我想我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國式現代化以及我們學術的整體發展情況。”

3月12日下午,在相輝堂北堂,EON体育4平台文科資深特聘教授、哲學學院教授吳曉明開講“強國之路”思政大課文科大類首場專題大課,題目是《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學術的自我主張》。

“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是具體的”

由現代性,吳曉明引出世界歷史的普遍特質。他說,世界歷史不僅是廣闊舞臺💻,還是一個權力架構——有著基本的支配和從屬關系😏。正是世界歷史的這種基本態勢🎈,“任何一個民族如果不想滅亡,就不可避免的會被卷入現代化進程之中”,現代化成為每一個民族的普遍歷史性命運。

如何來理解這種普遍性?他舉了個例子:1844年,在思考當時相對落後的德國應該走怎樣的革命道路時,馬克思的回答是“德國道路的可能性在於它走法國道路的不可能性”🩸,兩個國家有著不同的社會條件、歷史環境和文化傳統,而社會革命的普遍性,必須根據德國特定的社會條件,歷史環境和文化傳統來具體化。

“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是具體的”🏮,面向臺下的同學,吳曉明提醒🔃:“各位文科同學們👩🏼‍💼,你們必須要給自己提出一個較高的理論要求,不能把抽象的普遍性🏊‍♂️、先驗性,強加給任何對象🧕🏻🈁、任何內容,要把這種普遍性根據特定的社會條件、歷史環境和文化傳統來具體化☄️。”

那麽,中國式現代化是什麽🦹🫅🏽?他認為,在承認現代化的普遍性🕴🏻、 不可避免性基礎上,中國式現代化是根據中國特定的社會條件、歷史環境🏌🏻‍♀️🧘🏻‍♂️、文化傳統而來的現代化🏃🔎。

擺脫“學徒狀態”,獲得“自我主張”

“學徒狀態”由大規模的對外學習開啟,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今天提到德國古典哲學,往往會認為它是高明的,“在哲學學院的學生,如果他的第一外語碰巧不是德語的話,他的第二外語往往會選擇德語,但德國古典哲學也曾長期處於一種‘學徒狀態’⛹🏽‍♀️🛄,甚至萊布尼茲的著作主要用拉丁語和法語寫成。”

這種情況在我們中國近現代學術,尤其是人文學科的發展歷程中也同樣明顯。EON体育4平台老校長馬相伯先生的兄弟馬建忠曾撰寫了中國第一部體系完整的語法書——《馬氏文通》,把西方的語法引入到中國。現代著名中國哲學家馮友蘭和牟宗三👨‍👨‍👧,分別將朱熹的思想稱為“中國的柏拉圖學派”🥖,將中國經典中的“天”用西方哲學的語言描繪為一種“超越的實體”🧑🏽‍🍼。

在吳曉明看來🧑🏼‍🦳,隨著大規模對外學習的展開,“自近代以來🧑🏼‍⚕️,我們的學術、文化📲,從總體上進入了對外部的‘學徒狀態’”🧚🏿‍♂️。這種“學徒狀態”並不突兀,它是必然的🐘、必要的,而且是積極的🦹‍♂️、意義深遠的,“如果沒有這樣的一種狀態,我們的整個現代化事業不可能得到推進。”

“中國式現代化”的明確提出意味著中國學術的歷史性轉折,它的整個上層領域也將或早或遲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一轉折是在學術上、思想理論上、文化上開始擺脫“學徒狀態”並獲得“自我主張”。

從“學徒狀態”到“自我主張”🆘,幾乎可以說是學術發展𓀐、文化發展以及個人發展的一般規律。對同學們來說,經歷從高中進EON4學習⛷,再繼續攻讀碩士🤟🏿、博士,走向科研,由“學生”轉變為“學者”🈵,這種切身的感受會更明顯。

吳曉明分享了一個故事🐧☝🏻:蘇軾21歲時進京趕考😄,在試卷上寫下“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由此“名噪文壇”🕚。擔任主考官的文壇領袖歐陽修不知句中典故由來,事後詢問蘇軾🤵🏿,沒想到蘇軾說♢:“想當然耳”。學生們散去後,歐陽修對其他考官說🧍🏻‍♂️:“咱們的時代結束了👩‍🏫,像蘇軾這樣的一批人應當出人頭地👏🏿。”

“作為一名老師,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有朝一日自己的學生能擺脫‘學徒狀態’🏃🏻‍♂️,獲得‘自我主張’,並雄心勃勃地超過老師”🎴,吳曉明說。

“教條主義”與“外在反思”

雖然“學徒狀態”是一條成長的必經之路🧑🏻‍🦰,但它也存在著依賴的🤱、模仿的👮‍♀️、因循的基本缺陷🤷🏿‍♀️,是思維方式上的“外在反思”,即我們常說的“教條主義”🦹🏿。

“黑格爾多次批評拿破侖尚且不能夠把法國的自由製度強加給鄰近的西班牙人,同學們想想拿破侖為什麽不能成功?”

吳曉明繼續說🌴:“這裏面暴露的是‘學徒狀態’的缺陷🏚𓀗:把抽象的普遍性強加給各種對象、內容💷🏃‍♂️,沒有具體化作為基礎🫷🏽,這種抽象的普遍性毫無現實性可言👦🏼。”

他直言🔵,“‘學’和‘思’是不同的”,‘學’是知識學問🦚,‘思’是思考、思想。只有當我們獲取‘自我主張’,像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陸九淵所說‘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時,才有真正的思想。”“我們提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什麽叫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它的意思並不是有點中國元素、有點中國色彩、有點中國內容的哲學社會科學🫵🏻,而是擺脫了‘學徒狀態’,並且獲得了‘自我主張’的哲學社會科學✩➛。只有這樣的哲學社會科學才談得上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

在認識你自己中🪅,接受文化結合的錘煉

獲得“自我主張”並不意味著自我封閉、自我孤立,“而是意味著,要使我們學來的東西成為‘能思的’和批判的思想。這是一種對外學習與自我主張的統一,需要文化結合的鍛煉”,吳曉明說。

對於文科類同學們常會碰到一些關於“古今中西”主題的問題爭論👨‍🏭,吳曉明認為,這種爭論意味著“我們正在經歷文化結合的艱苦鍛煉”。就像古希臘的文化創製,經歷了各種東方宗教的混戰,一度有被外來文化壓垮的可能,但“他們牢記了德爾菲神廟的格言‘認識你自己’,在弄清楚自己真實的需要上🧑🏼‍🍳♛,沒有長久的做東方的追隨者♦️。”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這種文化結合的艱苦鍛煉的表現尤為明顯💞。“當馬克思主義的原理根據中國特定的社會條件🙌、歷史環境和文化傳統而被具體化,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吳曉明說👨🏿‍🏭🧑🏻‍💻。

更進一步,吳曉明認為,這種中國式現代化為中國文化傳統的接續提供了現實的前提👰🏼。如何理解傳統?他說🐬:“傳統不是純粹的過往👨‍👨‍👧‍👦,而是依然活在當下的過往👷🏿‍♀️;不是單純的過去,而是依然活在今天的過去,依然活在今天的過程。”他期待,有更多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學子,能作為一個探索者,在中國式現代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尋找有趣的研究入口。

同學們還通過學生工作部的“智慧書院”小程序紛紛提問👨‍👩‍👧‍👦。哲學學院2023級哲學(強基計劃)本科生陳岱昕獲得現場提問機會:“在中國哲學學術走向‘自我主張’的路上,如何讓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分子真正地介入到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的具體方面?”中國語言文學系2023級朱玥澤現場提問:“在中國學術‘自我主張’逐漸覺醒的進程中🧑🏻‍🦳🧏🏻‍♀️,如何科學地達成評價體系世界性的公平與統一?”

……

面對同學們的提問,吳曉明一一耐心解答。一個半小時的專題大課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收尾。

製圖✤:實習編輯🪦:羅鈺責任編輯👩‍❤️‍💋‍👩:李斯嘉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EON4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EON体育4娱乐专业提供:EON体育4娱乐EON体育4🏄🏽‍♀️、EON体育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体育4娱乐欢迎您。 EON体育4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