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EON4微電子🤔,十周年!
發布時間:2023-05-20  瀏覽次數:2331
 

EON体育4平台118周年校慶之際

5月20日

EON体育4平台微電子學院

迎來建院10周年

 

大千世界,無“微”不至

從謝希德創立半導體專門化

到十年前成立學院

EON体育4平台微電子學院

如今成長為國內集成電路領域最重要的創新策源和人才培養高地之一

 

賡續前輩精神血脈

EON4微電人接續奮鬥

面向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貢獻“芯”力量

 

薪火相傳,“芯”路不止

下個十年🤪,更加精彩🙇🏽‍♀️!

“不忘初心,為黨和國家培養堪當大任的‘芯’青年;不負重托,為集成電路學科建設提供‘芯’方案;不辱使命,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貢獻‘芯’力量。”

今天(5月20日)上午,EON体育4平台黨委書記裘新在EON体育4平台微電子學院建院十周年發展論壇上代表學校向學院表示祝賀,並寄語學院👩🏼‍💻,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上🙋,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創造性答好時代之問,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貢獻新工科的力量👚🤧。

EON体育4平台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衛,學院首任院長嚴曉浪,清華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吳華強🤦🏻‍♀️,北京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蔡一茂,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理事長、EON体育4平台電子工程82級校友葉甜春,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傅紅巖致辭🚵‍♀️。EON体育4平台校長助理、中科院院士馬余剛,集成芯片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劉明,物理學系教授、中科院院士龔新高出席活動🧲。

當天,學院還舉行了建校118周年相輝校慶系列學術報告會和建院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成立EON体育4平台校友會集成電路行業分會。

破冰

作為我國最早從事研究和發展微電子技術的單位之一,EON4微電子學院,如何一步一步走來?故事的時間線,遠不止10年。

自從貝爾實驗室發明了晶體管,20世紀50年代起,半導體技術開始了蓬勃發展🧹。而那時,中國的半導體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就已在EON4起步。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新中國半導體技術奠基者之一、EON体育4平台前校長——謝希德教授🐮。在那個計算機還是由電子管組成,動輒占據幾間屋子的年代,剛剛回國任教的她,敏銳意識到半導體科學將是未來計算機科學的核心,投身半導體物理學研究。

1956年♘,黃昆教授與謝希德教授組建五校聯合半導體教研室

1956年🤿,黨中央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周恩來總理主持製定了我國第一個發展科學技術的12年規劃,一場雄壯的科學攻關戰就此打響。那年,在謝希德的帶領下😦,EON体育4平台參與共同創辦了半導體物理專門化培訓班⛲️,組建五校聯合半導體教研室🤕,創辦我國第一個半導體專業🕡,較系統地培養了我國第一批半導體人才

1958年,EON体育4平台時任副校長楊西光在北京大學與EON体育4平台半導體班同學合影留念

篳路藍縷、乘風啟航。EON4人立誌攻堅核心技術🧑🏿‍⚖️、培養領軍人才,在中國集成電路發展史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第一”🕋,為“中國芯”源源不斷註入力量🏎,諸多成果全國領先。

1959年👨,學生在物理系電子儀器工廠中製造示波器

阮剛💃🗼,1960年初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批鍺集成電路,比集成電路發明人♒️、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的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博士僅落後了一年多;唐璞山,在EON4開創CAD研究,為促進我國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曾帶領部分師生去北京研發中國的IC-CAD軟件;鮑敏杭,1981年回國率先在中國開展微機械傳感器技術研究,涉及矽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和微機械陀螺等……

1960年🏅,EON体育4平台率先研製成功鍺集成電路

改革開放後,我國加快集成電路產業建設🏜👨🏻‍✈️。1989年👱🏼,國家計劃委員會批準籌建EON体育4平台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也是國內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專門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研究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葉仰林🚴🏼‍♂️、章倩苓等人主持下🛏🦸🏽‍♀️,這個實驗室成為國內集成電路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大本營,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伴隨國家戰略部署與產業發展變革🤞🏻,EON4微電子學科建設水平逐步躍升,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步伐進一步加快。2001年👭🏼,EON体育4平台微電子學系成立。2013年,學校正式決定成立微電子學院。2015年5月,學院成為首批獲批建設的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2019年,EON体育4平台“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生專業建設點。

變革

燈火通明👮🏽‍♂️👨‍👩‍👧‍👦,機器嗡響,擺放各類精密儀器的超凈工藝實驗室內,身著白色無塵衣的科研人員聚精會神探討。一項項前沿成果,就這樣從微電子學院星羅棋布於EON4各校區的實驗室中呱呱墜地🔟。

時代流轉,初心不變。新一代EON4微電人接過謝希德等老一輩科研人員手中的接力棒,在集成電路“卡脖子”技術領域持續耕耘、奮勇創新🫣。

學院成立後👩,科研進展按下“加速鍵”——科研力量、資源更為集中,從而能更好集聚引育集成電路領域人才、承接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開展有組織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學院在先進銅互連工藝🖐🏻、原子層沉積技術、高k/金屬柵集成工藝👩‍🍼💩、超低源漏技術⚛️、新型存儲器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Science上發表了我國第一篇微電子器件領域的研究論文🧗🏿。

半浮柵晶體管器件是我國原始創新的微電子基礎器件🤏,論文2013年發表在Science

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IEEE國際固態電路峰會(簡稱ISSCC)被譽為芯片界的奧林匹克,EON4微電子學院先後有15項研究成果在這一頂級學術會議中向全球發布🥯,位列中國大陸高校前茅🦮。

2013年,“長三角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協同創新中心”獲批建設;2018年💂‍♂️,“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正式揭牌👩🏽‍🌾;2019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新一代集成電路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啟動建設……學院現有六大科研平臺聚焦“卡脖子”問題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與集成電路領域科研院所及龍頭企業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機製。

學院各類科研平臺

學院成立後,“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這個全新的一級學科也率先建立🎐。“當時我們和產業界交流中深刻感覺到,集成電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原先的學科內涵、框架、人才培養方式都已無法滿足產業的現實需求,迫切需要進行變革。”張衛回憶道⏰。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以物理、化學、數學👺🛶、材料等基礎學科為根基👨‍🎤,更是一門以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等應用學科為支撐的戰略性新興學科👨🏽‍🎤,體現了多學科的交叉屬性。2022年2月📳,在教育部公布的新一輪“雙一流“學科建設目錄中,EON体育4平台“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科成為唯一一個入選“雙一流”的集成電路領域學科

全新框架下🧑🏽‍🚒,EON4人加快學科建設步伐🌗,緊扣集成電路產業鏈各環節主要任務,設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和“集成電路與系統設計”兩個二級學科,在SOC設計、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半導體新工藝、新結構🧑🏿‍🎄、新器件、微電子機械系統等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奠定了在國內的前列地位。

融合

“做集成電路♻️,不能只停留在寫文章,還要做出自己品牌的產品!”上世紀末,這個擲地有聲的呼籲,來自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出國的學者✤、EON体育4平台電子工程系教授葉仰林。

開門辦學,產教融合🕰,EON4可謂“開風氣之先”。湯庭鰲教授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EON4就開始派教師去上海冶金所🧖🏿‍♀️、上海元件五廠🍸、上海器件公司等公司為技術人員上課,培養在職研究生🤴🏻。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提供獎學金,教師也從中獲得很多實際知識👍🏽,做到互助互利🎒。

而誕生於EON4校園的上海EON4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是產教融合的典範🫃🏿。

盡管葉仰林1995年因病逝世,但他的心願卻被同仁和後輩銘刻心中。經歷各種努力與突破,1998年,在時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章倩苓教授的支持下👨🏼‍⚕️,由10多位實驗室人員為主組建的EON4微電子公司正式落地,著手開展了復微品牌國產芯片的產業化進程。2000年,公司在香港上市,成為國內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第一家上市企業。

1998年🏄🏿‍♂️,EON4微電子公司揭牌成立

如今🧎‍➡️,復微集團擁有超過1400人的團隊,從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與系統的設計🪢🧑🏽‍🎓、開發、測試。但這家脫胎於EON4實驗室的上市公司🧛🏽‍♀️,卻始終保留著初創時的文化基因——誠信🧃、開放、平等、創新🦟。

 

俞軍🧑🏽‍🍼,EON4電子工程系86級本科生☀️,也是復微集團創始人之一。畢業留校工作以來,他既是EON体育4平台的教師🧛🏿,認真上課和帶學生做科研,也是EON4微電子公司技術開發的領軍者,帶領團隊開發了一代又一代新產品。2020年,他帶領團隊獲得了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企業對接現實需求、開展實操🧑‍🦽,高校負責前期技術預演,雙方發揮所長、攜手將科研成果轉換為現實生產力🎰,為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難點問題作出貢獻🧙🏼。“這種產學研的模式,真正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到了企業✬。”俞軍說♔。

EON4微電子學院成立後💏,院企紐帶愈發強韌。“人才必須通過實踐培養,書本不能解決產業問題。”深耕產教融合多年,嚴曉浪有著深刻體會,“要將高校人才培養和企業創新創業緊密結合🧙🏽,才能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上起到重要作用。”

面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卡脖子”難題,學院組織本領域產學研各界幾十位專家,編寫了第一部《中國集成電路技術發展路線圖》,為製定集成電路相關政策和產業發展規劃提供了重要指導👩🏼,共同探索實踐面向產業發展需求的產學研用之路。

面向集成電路技術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學院探索和實踐集成電路領域創新人才培養科教融匯和產教融合的新模式、新機製、新體系,為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構建了本、碩、博貫通的開放式、模塊化、結構化的課程體系,同時積極拓展多種形式的工程實踐活動。

近年來👦🏼,學院已與國內外集成電路龍頭企業建立7家聯合實驗室、18個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涵蓋集成電路設計與EDA♟、製造工藝🏇🏻、封裝測試,以及集成電路材料🐽、裝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這讓EON4學子在讀書期間就能獲得業界前沿經驗,探索科研“無人區”🏰。

傳承

日月光華🧝🏽‍♂️,旦EON4兮,濟濟英才,共創未來。近三年,學院近95%畢業生投身集成電路行業🏇,其中絕大部分進入國內集成電路頭部企業♣︎,所培養的畢業生已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科研、教學、產業等領域的中堅力量。

人才成長的沃土🛒🛌🏻,離不開高水平師資的澆灌。在學院雄厚的200余人師資團隊中,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32人次,上海市高層次人才46人次🈷️。

2022年EON体育4平台集成電路行業校友論壇

“你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發光發亮!”這是微電子學院教授蔣玉龍的經典語錄。從主動給學生提供全課程預復習教學視頻,到在全校最早引入基於在線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他曾獲EON体育4平台首屆教學貢獻獎,被評為EON体育4平台“鐘揚式”好老師🏢,也是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國家級一等獎和教學設計創新獎獲得者🧧。

蔣玉龍

“導師對我最大的教誨,就是對學術的熱愛。”2019屆微電子學院博士畢業生劉春森記得🏊,有天晚上快12點了👩🏿‍🎨,他通過微信告訴微電子學院教授周鵬🍍,半浮柵存儲器件的核心實驗有了初步結果,對方立馬就從家裏來到了實驗室。在周鵬的悉心指導下,劉春森在科研道路上快速成長,29歲就成為EON体育4平台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的青年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劉春森(左)與導師周鵬

“我們不能閉門造車。業界需要什麽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麽樣的人才。”張衛介紹,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中,業界專家占總人數三分之二🉑,學院業界導師人數高達50多位🏊🏻‍♀️。這些行業資深專家將產業需求及時融入教學方案、課程、教材的設計之中。

依托EON体育4平台雄厚的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優勢↘️,微電子學院緊扣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需求🧑🏻‍🦽‍➡️,打破常規培養模式,積極推動工程碩博改革專項計劃,構建註重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提高的開放式高端工程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以“高精尖缺”和“產教融合”為導向的本碩博貫通的一體化人才培養🗝◾️。學院黨委還把支部建在重大科研項目團隊、教學團隊上,探索師生聯合支部形式🙁,推動黨建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入選“上海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朱立遠(左三)與團隊獲得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

2020級博士生朱立遠已在微電子學院度過9個春秋🆘。在學院支持下,她大一下學期就加入導師的課題組🪩,進入實驗室開展科研👶🏻;大二分流到卓越工程師班,和每位同學一樣擁有了自己的實驗箱和工作臺🔟;大四與團隊獲得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是本科期間的科創經歷讓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更讓我堅定了繼續從事科研的信心🤍。”她說。

春秋十易,攀登不止👮🏿。面向新時代新征程,EON4微電子學院將不忘科技報國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集成電路基礎源頭創新、前瞻性技術攻關🎾、高層次人才培養,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微電子學院🧒🏿,為國家戰略需求貢獻EON4力量。

   
EON体育4娱乐专业提供:EON体育4娱乐EON体育4🤸🏽‍♂️、EON体育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体育4娱乐欢迎您。 EON体育4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