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關於2016年全國運動增強體質與健康學術會議的征文通知 |
發布時間🍽:2016-06-08 瀏覽次數:116 |
體科學字〔2016〕13號
有關單位、學會會員: 隨著全民健身助力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運動促進健康成為廣泛共識👮🏻♂️,全民健身的內涵和外延都進一步擴展。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逐步形成了以國民體質監測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為引領的群眾體育研究和實踐體系。為了充分交流“第四次(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和“2015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討國內外運動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運動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充分發揮體育在促進人口素質全面發展和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作用,更好地推動“健康中國”的建設,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和上海體育學院聯合主辦🙅🏽♀️,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質研究分會和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聯合承辦的“2016年全國運動增強體質與健康學術會議”將於12月8-11日在上海舉辦🧈🧚🏻。會議的主題是:運動增強體質·助力健康中國。會議將邀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胡大一主任醫師、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研究員、上海體育學院院長陳佩傑教授、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王梅研究員6️⃣、北京大學醫學部馬軍教授作大會主題報告。會議還將采用專題報告、mini專題報告👳🏿♂️、workshop和墻報交流等形式進行學術交流。現將會議征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範圍 凡符合以下選題範圍且未在全國學術會議或公開刊物上發表過的論文均可報送📈。選題範圍不作為論文題目,投稿者可從不同層面👨👧、不同視角確定具體研究方向和內容。 (1)體育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作用研究🅾️; (2)增強體質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3)運動促進健康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4)中國國民體質現狀與變化規律研究; (5)中國城鄉居民體育鍛煉行為及相關研究; (6)科學健身方法的機理研究🙇🏻; (7)運動增強兒童青少年(學生)體質與健康的研究; (8)體質測量與評價新指標💆🏿、新方法研究; (9)運動健身新器材的研究與實踐🧜🏽♂️; (10)科學健身指導體系的建設與運行; (11)大數據🤸🏼♀️✌🏽、新媒體(含互聯網+)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中的研究與應用; (12)跨領域𓀝、多學科的增強體質、健康促進的相關研究。 二、論文報送要求 1.會議使用電子會議會務管理系統,投稿者需在網上進行註冊後提交論文。 (1)點擊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網站(www.csss.cn),進入“2016年全國運動增強體質與健康學術會議”專題頁面。 (2)按說明和註冊要求填寫個人註冊信息🤾♀️。 (3)論文題目、大摘要請通過網站指定對話框形式上傳。 2.投稿系統將於2016年6月15日開通,10月8日關閉。 3.投稿者以第1作者身份報送論文限1篇。會議只接收中文稿件,交流的形式包括:專題報告、mini專題報告6️⃣、墻報交流。所有投稿者均需提交論文大摘要🧏♀️,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研究結論與建議等不少於1500字、不超過2000字的研究內容,摘要無須關鍵詞和參考文獻。 4.每報送1篇論文需在10月8日前交納100元評審費🛥。請通過網銀在線支付(推薦)或者郵局匯款(以郵戳時間為準)將評審費寄交“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群眾體育研究中心葉勁”收(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體育館路11號,郵編:100061,電話👩🌾:010-87182584)👨🦱。請準確填寫匯款單上“匯款人姓名”(第1作者姓名)和匯款人電話🤸🏽♀️,匯款單附言請註明匯款事項(2016體質會議評審費)🧏🏻、第1作者的姓名和單位。單位集體交款可通過銀行轉賬或支票支付,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體育館路支行,戶名🎹: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帳號:0200008109089053154📘。該賬號不接受個人交費。 三、註意事項 1.會議編印《2016年全國運動增強體質與健康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時只對論文內容進行字體、字號和版式方面的編輯,不再進行文字加工,作者文責自負。 2.征文截止日期👩🎨:2016年10月8日。論文錄取結果及參會通知將於2016年10月下旬發出。 3.會議將向《體育科學》、《中國運動醫學雜誌》和《中國體育科技》等體育類核心期刊推薦高水平的論文🥔。 四、聯系方式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質研究分會 聯系人:馮 強、張 銘🍌、張彥峰 電 話:(010)87182580、87182596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 2016年5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