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MGF)大挑戰合作研究項目指南 |
發布時間🔗:2016-02-02 瀏覽次數:105 |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MGF)簽訂的科學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於2016年共同資助四年期合作研究項目,支持中外科學家在傳染病的疫苗和療法等領域合作開展基礎、轉化及臨床研究。 一👍🏼🤵♀️、項目說明 (一)資助項目數:6項左右⇾。 (二)資助內容與強度🏊🏿♂️: NSFC與BMGF分別負責資助中國和外國科學家的研究經費、為開展雙邊交流所需的出訪國際旅費及國外生活費。NSFC對每個項目平均資助直接費用不超過300萬元,BMGF對每個項目平均資助不超過50萬美元🪆。 (三)項目執行期限:4年(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四)資助領域和申請代碼: 1. 疫苗【申請代碼⭐️:H10】 靶標病原體 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⑵結核桿菌 可被列入考慮範圍的研究方向包括: · 基於結構的免疫原設計新理論的應用; · 針對不斷進化變異的多種菌株和(或)多菌種或亞種所共有的抗原成分研究的新策略; · 原始創新疫苗研究 · 可預防感染和切斷傳播途徑的新型疫苗㊙️👨🏿🍳; · 基於對靶標微生物誘導宿主保護性免疫機製的新認識提出的新疫苗概念、新靶點研究; · 針對可誘導特定組織或細胞類型的局部和系統免疫的新疫苗研究; · 針對重大基礎高危疾病或高感染風險人群設計的新型疫苗; · 可對疫苗進行快速測試、預測療效的新的實驗體系或模型研究 以下情形不屬於本項目資助範圍🪆: · 與上述病原體及疾病無關的項目 · 尚無初步證據或假設證明能產生快速保護效力的抗原研究🤟🏻; · 針對目前已在臨床開發的已知抗原或佐劑在分子水平通路的研究; · 並非是基於明確的假設或基本原理來證明其有更強的性能或者並非能超過現有已在研發中的候選疫苗的研究; · 只是對常規方法的漸進式改進研究🏋🏻♀️; · 只是對病原體或人體生物學的基礎研究𓀚,並無潛在轉化應用可能的研究 2. 療法【申請代碼:H19】 ⑴結核病🙏🏼:有潛力縮短治療周期的新藥或方法; ⑵瘧疾:①惡性瘧原蟲與間日瘧原蟲🌧;②對肝階段和配子體有活性的🗿,多階段有效化合物; ⑶嬰兒腹瀉:①人隱孢子蟲;②小隱孢子蟲🤦🏼。 可被列入考慮範圍的研究方向包括: · 開展能模擬致病菌在宿主體內自然環境下進行高通量篩選的檢測方法; · 針對特別難治病原體的研究,如胞內或非復製型結核、瘧原蟲休眠子或配子體; · 發展可廣泛適用於天然活性化合物及其復雜的分子優化的方法 以下情形不屬於本項目資助範圍: · 不是針對上述目標疾病/病原體的方案; · 僅是對天然產物💸、提取物或化學物質的篩選😻; · 識別和驗證新藥物標靶📝,卻無法有明確論據證明對此標靶用藥能夠填補現有治療空白; · 對病原體生物學的基礎研究🫰,卻無法證明這樣的研究如何可以迅速轉化為一個新的治療途徑🙍🏽♂️; · 旨在提高藥物治療方案依從性的社區幹預👰🏽; · 廣譜抗生素或抗病毒化合物的研製。 對於涉及生物安全隱患的研究,申請人應證明有適當的實驗環境開展研究。關於資助領域的詳細說明👨🏻✈️,請參看本指南末所附的“資助領域說明”(附件1)。 中方申請人須選擇以上列出的申請代碼填寫中文申請書,對於未按要求填寫此指定申請代碼的申請書🐚,將不予受理。 二🏂🏽、申請要求 (一)中方申請人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須是正在承擔或承擔過3年期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負責人; (二)中外雙方科學家之間應有較好的合作基礎和潛力👩🏽🍼; (三)本合作項目采用預申請和全文申請兩個階段。在預申請階段🙍,中外雙方申請人須在本指南列出的截止日期前登錄預申請材料接收網站(http://gcgh.grandchallenges.org/challenge/grand-challenges-china-new-interventions-global-health),共同填寫提交英文預申請書,預申請書模板詳見本項目指南附件2。雙方資助機構將對預申請書進行評審,共同確定提交全文申請書的中外方申請人名單。 (四)全文申請階段🧑🧒🧒,中方申請人向NSFC提交項目申請材料🏨,外方合作者向BMGF提交項目申請材料🤦🏻,單方申請視為無效。中外方合作者須在充分溝通協商的基礎上🔒✶,合作填寫英文全文申請書🎊。 該英文申請書將作為雙方評審的依據。中方申請人將此英文申請書以附件的形式和中文申請書一並向NSFC提交。 三🧑🏻⚖️🐦⬛、限項規定 本項目屬於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須遵循以下限項規定: (一)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二)上年度獲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特殊說明的除外)資助的項目負責人👨🏻🏭,不得作為申請人申請本項目。 (三)本項目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項目總數限3項的查重範圍(僅限作為申請人申請和作為負責人承擔,作為參與者不限)。 四🛋、申報說明 (一)預申請階段🫸🏻: 1. 申報路徑 中外方合作者可於2016年2月2日起登陸預申請材料接收網站(http://gcgh.grandchallenges.org/challenge/grand-challenges-china-new-interventions-global-health),註冊用戶名和密碼👨🏼🦰,然後按照要求共同填寫預申請書。 (二)全文申請階段💫: 1. 申報路徑 中方申請人須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isisn.nsfc.gov.cn/egrantweb/)✊🏋️♂️,在線填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申請書》(以下簡稱“中文申請書”)。具體步驟是🕵🏼♀️: (1)使用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點擊“項目申請”進入申請界面🧑🏽🍳; (2)點擊“新增項目申請”🧍🏻,進入項目類別選擇界面,點擊“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左側是“+”號或者右側“展開”鈕; (3)展開此類項目下拉菜單,再點擊“合作研究(組織間協議項目)”右側的“填寫申請”,進入選擇“合作協議”界面,請在下拉菜單中選擇“NSFC-BMGF項目(中美)”,同時輸入要依托的基金項目批準號。通過資格認證後即進入具體申請書填寫界面🪸。 2. 中文申請書填寫要求 (1)中文申請書的內容應與英文申請材料內容一致。 (2)中文申請書中填寫的英文項目名稱及雙方項目負責人姓名必須與外方合作者向BMGF提交的申請材料保持一致。 3. 附件材料 中方申請人除了在線填寫提交中文申請書以外🧑🏼🦱,須以附件的形式上傳以下附件材料: (1)英文全文申請書(附件3)🎩。中外方申請人提交的英文申請書內容須完全一致🦹🏽♂️,該項目的同行評議將以此英文申請書內容為準。 (2)雙方合作者簽署的英文合作協議👩🏿🎨。 4. 申請材料受理方式 - 預申請材料:只須登錄預申請材料接收網站(http://gcgh.grandchallenges.org/challenge/grand-challenges-china-new-interventions-global-health)按要求填寫和提交英文申請書,無須提交紙質版材料。 - 全文申請材料🫃🏼: (1)電子版申請材料👩🏼🌾:以上全部材料在線填寫和上傳確認無誤,點擊提交完畢後⛔,須經依托單位科研處登錄ISIS系統審核確認後提交。 (2)紙質版申請材料:在線填寫提交成功以後,打印一套ISIS科學基金網絡系統生成的帶有科學部受理號的紙質中文申請書🧑🏼✈️,簽字並加蓋依托單位公章後😚,連同本項目指南要求的附件材料一並報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號101房間🚕;郵編👩🦱:100085🏏,電話🤵🏽:010-62328591)🔥。 紙質版材料應與電子版材料須完全一致🏄🏻♂️,任何一版材料不全的,將不予受理💣。 5. 申請截止時間 (1)預申請階段🥭:預申請書受理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2016年3月15日上午8:00🧔🏻。 (2)全文申請階段: 雙方資助機構將在2016年4月28日前完成預申請書評審工作👩👩👧👧🫸🏼,並通知通過預申請評審的申請人提交全文申請材料🙍🏼♂️。 中方申請人在線提交申請書並由依托單位確認提交的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2016年6月15日16:00(紙質申請材料以2016年6月15日郵戳為最後截止期限)。紙質申請材料集中接收時間為2016年6月8-15日👨🏽🍳😡,公共節假日除外🙏🏻。 請申請人認真閱讀本項目指南,嚴格按照各項要求填報申請。未按要求填報、材料不全或提交和確認時間晚於截止時間的申請,我委將不予受理🤍,務請註意🦇。 五、聯系方式 (一)NSFC聯系方式 聯系人🪙:魏芹 劉秀萍 電 話👨🏻🦽:010-62325544🎵;010-62325377 電 郵:weiqin@nsfc.gov.cn☘️;liuxp@nsfc.gov.cn 地 址: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合作局美大處 郵 編🧑🏿⚕️:100085 (二)BMGF聯系方式 關於BMGF的申請要求和聯系方式😲,請參照其發布的項目指南(http://gcgh.grandchallenges.org/challenge/grand-challenges-china-new-interventions-global-health)。
請有意申報的教師在基金委主頁的”通知公告欄”中查看詳細通知及申報說明(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7/info51682.htm)🍍。 請各單位根據申報要求積極組織申報⚜️,於截止日期前將申報材料交至科技處基礎研究辦公室(邯鄲校區綜合樓405室),醫口各單位請交至醫學科研管理辦公室(楓林校區治道樓309室👩🏽💼,莊建輝老師,54237981)。
聯系人:孫學會 地 址:邯鄲校區綜合樓405室 電 話🎥:65642662 郵 箱🐏:xhsun@fudan.edu.cn 科技處基礎研究辦公室 20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