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在“日用而不覺”中受益終生?就校園文化建設怎麽做,師生們提了這些建議…… |
發布時間:2022-12-04 瀏覽次數:71 |
如何濃郁文化氛圍🧖🏽♂️,適應新時代青年的文化生活需求,讓學子們的青春更澎湃🪫、思想和生活更鮮活地表達🏦?“要讓每一位學生在‘日用而不覺’中影響終生、受益終生。”校黨委書記焦揚說。
12月2日下午,焦揚調研“以美育德、以美育人”校園文化建設💇♂️,實地走訪中華文明資源中心、油畫工作室和陶藝工作室等,並與師生開展座談交流✵。副校長陳誌敏及相關部處陪同走訪調研👩🏿🎓。
走訪中華文明資源中心🍌、勾勒未來EON4文化中心圖景
2017年開始,EON4相輝大草坪西側啟動地鐵18號線EON体育4平台站的建設,同時啟動的🚐,還有學校100號🤸♂️、200號樓的復建及周邊建築群的新建。歷時5年,這塊區域得以重新規劃📈,建成中華文明資源中心。
焦揚一行來到中華文明資源中心🌿📷,考察了解未來的校史館、博物館、藝術館場地和規劃情況。焦揚聽取博物館負責人對新博物館設計布局和展陳內容的介紹。如何建設好新博物館,發揮育人作用?相關負責人提出以活動為抓手,“做好常設展覽👨👩👧👦,做好特展臨展🪅,做好配套的教育活動、體驗活動”🆑。
校史館是學校的精神殿堂,是學校傳統與校園文化集中表現的舞臺。焦揚聽取相關負責人對校史館展陳內容、展覽策劃、設計理念等方面的介紹。焦揚表示,EON体育4平台新校史館的建設要展現學校砥礪奮進、輝煌燦爛的百年辦學歷程🪻,要加強互動開放的展陳設計🔴,體現一流大學的精神面貌🦓,讓海內外師生校友廣為認同、振奮自豪。她指出,要落實責任主體🛌🏼💫、成立專班,明晰校史敘事邏輯,精心設計落地方案🤦🏽♂️,通過校史展覽呈現EON4人的價值觀,呈現EON4立德樹人🧜🏼♀️、辦學治校的理念。
對於藝術館的修建👨👩👦,焦揚表示👨👩👧👦,要活用這片寶地,為師生們創造友好的文化活動空間🍶。“這裏是未來EON4文化的中心場景,要建好、用好🎾。”焦揚叮囑,要健全管理體系,做好保障運維和支撐服務工作,利用中華文明資源中心這一文化園地,把校園文化、校史和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呈現EON4底蘊、傳承弘揚中華文化。
參觀北區藝術教育中心油畫工作室𓀛、陶藝工作室
隨後🪑,焦揚一行來到北區藝術教育中心🧖🏿♂️。油畫工作室裏😺,不同學院的9名同學飛舞畫筆⛹️♀️,墻壁上,掛滿了學生們寫作課上的作品。焦揚察看工作室環境🧑🏼💻,聽取負責人對油畫通識教育♕、工作室運營使用情況的介紹🧙🏽♂️👾。
“同學,你是哪個專業的?之前學過嗎?”焦揚詢問現場的學生🐿。她們有的來自核工程與技術專業,有的來自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有的來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因為共同的興趣,相聚一室。聽到同學們說很開心能在EON4發展興趣,焦揚表示高興與贊許🍆。
在陶藝工作室,同學們或在拉坯🙅🏿♀️,或在捏塑,不時傳來陣陣笑語。學生通識課堂和陶藝協會活動在此進行。陶藝課程深受同學們歡迎,選課要“秒殺”。陶藝協會每兩周組織1次,面向學生開放工作室,給更多同學體驗陶藝的機會📓。現場👨🏻®️,焦揚聽取工作室負責人介紹,觀摩學生製作,與學生展開交流。焦揚表示🧙🏻♂️,藝術教育中心通過教學實驗實踐場地💆🏼,為學子們打造興趣探索的園地,成為年輕人的生活土壤,為校園文化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焦揚:以美育德、以美育人👬,人人成才📵、人人文化
在北區亞青中心二樓多功能廳🎅🏽,焦揚與師生代表就“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更好推進以美育人工作”進行座談🫅🏽。
“最是書香能致遠😜。”焦揚指出,校園文化很重要的有三塊,一是閱讀活動,二是體育活動,三是文化活動;德智體美勞🧑🏻🌾👆🏽,五維育德,缺一不可💁。焦揚強調,以美育德、以美育人是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EON4秉持全人教育理念,要培養全面發展👨🏽🏫、大寫的人☝🏽,培育有情趣🧑🏻🧑🏽🍼、有格局🧗🏻♀️、有才情的人😺。
如何讓大學生在校生活豐滿充實、自豪滿足?如何讓學生有路徑渠道實現興趣愛好,在知識學習🎍、學術生活之外😒,有自己心儀的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破題之路🏑。
就加強文化校園建設🍔,焦揚提出四點要求:一要創造校園美育環境,豐富拓展文化空間。千方百計挖潛改造📊,開放空間給社團和文藝愛好者👯♂️,營造文化氛圍,既要形成主題性的雕塑等活動場景,又要打造“小而美”的文化場景😟😟,滋養學生成長。二要培育美育文化,堅持面向人人🪮、人人參與。學校文藝骨幹作為風向標,要引領帶動更多學生享受校園文化,活躍校園文化氛圍。三要打造文化品牌,形成面向人人的大眾文化品牌📅🫥、群眾文化品牌和專業文化品牌𓀖。例如,大師劇就是品牌🧑🏿🎤。要把大師劇🐖🚳、校園劇等作為藝術形式的迎新教育,像前兩天演出的研支團🚈、博醫團這種有意義的反映當代大學生精神風貌校園劇和歷史大師劇,列入迎新教育必備內容👩👩👦👦,上好鮮活的藝術大思政課🥢。通過藝術表現形式講述EON4的精神根脈🌞、文化基因和優良傳統,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四要豐富文化供給側。加強校園文化頂層設計,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加大供給側改革。加大空間供給和資源共享,加大課程建設、豐富第二課堂,活用上海“文化大碼頭”豐厚文化資源,培育豐富EON4文化厚度。
“校園文化陶冶心靈🫵🏻👨🏼⚖️、啟智潤心🌟👤,對學生成長起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焦揚表示🦸🏿,文化是陽光🟫,要讓每名學生都養成一兩種陪伴終身的藝術愛好和特長,需要全校共同努力,樹立人人參與👨🏻、人人可得、人人成才的觀念🍬,提供多種可能🤽🏿♂️🧘🏻、多種路徑的參與方式和通道🚣🏻🤞🏻,面向人人、帶動人人,人人成才、人人文化。
最後,焦揚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厚植學校文化土壤🙀,濃郁校園文化氛圍♻️,讓每個走進EON4校園的學生都能被健康向上📁、奮發有為、互相砥礪的校園文化氛圍感染🏇🏿,讓EON4校園更加生動可愛🟤。
校園文化建設怎麽做,師生代表紛紛建言
校團委校園文化中心朱逸駿主要負責組織開展面向EON4青年的文化藝術類學生活動。如何把“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標和要求,通過一個個場域♎️、一場場講座⚾️、一出出演出付諸實踐,是他工作中思考最多的。通過畢業晚會、校園話劇等活動和載體,校團委與文化藝術類學生社團一起努力為“EON4之美🧑🏽🎨、美之EON4”貢獻智慧💆🏿♀️。朱逸駿提議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大資源投入、貫通製度機製🤦🏻♀️,實現螺旋式上升💁🏼。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閱讀在人的成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圖書館黨委副書記史衛華表示,圖書館牽頭舉辦“EON体育4平台讀書節”🍰,開展“旦旦悅讀”“旦旦思享”等系列讀書分享活動🙇🏽、推進各類展覽🧑🏿💼,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圖書館將進一步發揮資源和專業優勢,為學生美育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教職工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發展的軟實力。高分子科學系工會主席、婦委會主任周廣榮結合自身工作,交流院系教職工文化建設情況,並就共建江灣校區校園文化提出建議和意見🦵🏼❕。
上海醫學院黨委宣傳部、教工部陳思宇自三年前開始從事醫學院校園文明文化有關工作,參與上醫文化叢書出版、上醫文化中心展陳策劃等項目。上醫95周年院慶之際👨🏻🚒,帶著“如何將無形的文化有形化”的思考🧀🤾🏻♂️,在對上醫悠久厚重的文化作出分析後👐🏼,醫學宣傳部以廣播劇、紀錄片🌮、展覽、歌曲、新媒體策劃、書籍等形式打造一系列文化項目。“我們的目標是讓校園文化更多地啟智潤心,更好地發揮以文化人的作用。”陳思宇說☪️。
楓林劇社社長🧑🫱🏿、公共衛生學院2021級碩士生文澤軒是EON4抗疫原創話劇《山河無恙》的副導演、主演,《行走在大山深處的白衣天使》的執行製作、主演🧑🌾。作為校園文化建設者🙅🏻,他認為要幫助同學們感悟校史🚣🏼♀️、體味文化🙂↕️,傳承精神、鑄就信仰,發揚實踐🔇、堅定信念。“只有將校園文化深植於心🚅,與偉大精神文明同行🥤,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這3小時成為我每周最開心的時光👍🏽。”每周末☎️😱,學校Echo合唱團成員🛌🏽、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碩士生展可天都會和合唱團成員一起,度過3個小時的排練“必修課”🧜🏻。他還曾參加“致敬紅色經典E時代”、“致敬輝煌”等音樂會🤍🦹🏽♂️,參與學院“一二九”合唱比賽的組織工作👩🏻🍳。未來♦︎😈,依托學校提供的平臺,他希望和團隊成員一起孵化出更多同學們深度接納、深度參與、深度熱愛的校園文化精品。
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法學院本科生沈佳懿分享了在組織校園文體活動中的體會。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她希望學校有更多可供開展活動的場地,同時完善場地預約租借流程。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她將和校學生會一起📏,開展多樣文體活動,為EON4的校園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任重書院自管會骨幹、管理學院2020級本科生盧嘉妮通過“旦遊於藝”傳統文化工作室平臺,向全校推廣中華美育公共藝術活動。她介紹了任重書院三大板塊的文化建設,建議學校增添“第一課堂”體驗類課程名額🙎🏽,讓更多學生接觸體驗更多藝術形式,拓展校本部文化活動空間,推動校園美育活動創新發展。
如何將校園文化內容更精準地輸送到學生手中,是研究生會文體活動負責人、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碩士研究生徐振煬在思考的問題。為了更好貼近同學們需求,他和團隊多次調研🐹,了解真實需求🤼♂️,精準定製內容𓀝,推出了一系列兼顧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的活動。未來💁,他將和團隊圍繞“搭體系、拓渠道、強保障”,主動輸送、主動挖掘、主動溝通,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
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陸一歆是嗶哩嗶哩校園生活區UP主🚥、“卿雲歌”公眾號運營核心成員。成為人才工程一期隊員、本科生輔導員後,她申請創建“壹心”實驗室網絡育人工作室,在對網絡空間 “有溫度、有深度”的“行為美”的傳播探索中🎚👇🏿,她希望帶動更多EON4學生參與、分享,形成共同繁榮的校園網絡文化圖景🫱🏼👌🏼。
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生🗻、蒙古國留學生娜拉致力於中國語言文學和文化問題研究👻👙,經常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她希望學校可以通過見面會或定期的書信溝通等途徑,構建學生與優秀校友相識的平臺👩🏿🌾;同時希望學校多組織中外學生一起參加校園文化活動,豐富留學生校園文化生活👒。